当前位置:安居君>装修设计>大设计>

孙恺 | 设计是个综合体

大设计 阅读(1.79W)

孙恺:设计是个综合体

China-Designer: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加入丽贝亚的?之前了解您就职于银座标的,是怎样的一个契机来加入丽贝亚的?相比之下您觉得银座标和丽贝亚在您的设计生涯中,分别对您有哪些影响呢?

孙恺:和丽贝亚的接触早在8-10年前就有,而正式加入和运行应该是前年开始的。起初是2002年做石景山法院这个项目与丽贝亚的设计部接触和合作,通过这个项目和丽贝亚建立了比较好的一个业务关系,与一些设计主管和主要设计师私交也建立起来了。以后,又业务联合,以“设计联合体”的方式做了一些项目,双方比较信任,互相又有吸引力。银座标建立至今差不多有12、13年的历程,期间多次在国内获得优秀设计机构等荣誉。当时,丽贝亚和银座标有很大的不同,银座标当时只做设计方面的业务,而丽贝亚是“双甲”单位,但是业务上经常有往来,有的时候可能是在某一个项目上面的竞争对手,有的时候又是合作伙伴,由于有这么一种关系,这两个设计机构之间都比较关注对方的发展。在7-8年前,丽贝亚白总谈到合作和联合的事情,主要是鉴于南方的一些企业,比如深圳洪涛,当时已做到了设计产业化,还有后来的金螳螂,在设计产业化这方面做的都有声有色,而在北方,还没有这种大型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市场化的组织。

白总几次对行业发展中聊起这个事情,作为银座标来讲,业务途径不如丽贝亚这个双甲单位在项目上面来的直接,两个企业发展的方向能力上面各有各有的长处和缺失,就是希望资源整合和合作(这也是行业中较为普遍的情况和需求),希望能像金螳螂和洪涛这样的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一定能力,这样的想法双方都非常的关注和支持,探讨这种模式,于是有了去年7月份的正式联合。

China-Designer:今年丽贝亚学术论坛讨论的话题是“设计.生活”之前就听人说过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与生活中丑陋的东西斗争,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平时生活中,您个人是属于享受生活发现生活细节的人吗?这些对于您的在设计中影响大吗?

孙恺:这句话挺有意思的,看站在哪个层面来看这句话。站在高端和前卫的方面来讲,设计改变生活,通过设计的手段和设计产生的文化或干预的文化,把人们的生活导向改变得更便捷更高品质;而站在低端的市场方面,设计师在做迎合的工作,就是去满足社会常规的需求。高端来讲,在某个比较独立的视角和独立的领域上,做出一定成绩的时候能做到主动性引导,但如果还没做到这个程度上的时候,就要和社会上丑陋的东西作斗争,斗争的输赢要看设计师的功力了。在低端也有斗争,我以前参加过家装设计师的聚会,听过基层设计师将一首叫《死了都要爱》的流行歌改为《死了都要改》,比喻业主和甲方反复地强制武断地要求设计师修改方案,比较有意思,主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在设计市场上,一方面;一定要有对生活质量的驾驭能力,有的设计师并没有享受过高端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很好的生活的阅历和认识以及收益和社会地位,有的时候所做得方案确实是不尽合理的,甲方和业主几经要求改方案仍不满意,改与坚持就成为对立的矛盾,也就出现上述现象。

另一方面;业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不高,对空间的审美和认识也不强而造成强迫设计师不断改方案,设计师永远是服务方,被强制性被扭曲的改。设计机构要有一种引导和说服能力,假如对方的思路是对的,适当的引导,一般从普通百姓来讲,家装改一次,生活品质就应提高一次。设计者从专业上有一定的说服能力,或者是有些设计含量的东西让人感受到由于设计带来的提高。设计师对生活中的细节是很敏感的,如果不敏锐的话这种设计师的作品是不靠谱的。

China-Designer: 作为丽贝亚的领军人物,您会经常和业主沟通交流,而且您设计的一些项目中有很多大型国家项目和酒店项目,和国家项目业主以及酒店项目业主沟通的时候,分别都会有哪些问题出现呢?他们一般都会和您提一些什么样的要求,当这些要求有悖于您的设计的时候,您会怎么解决?

孙恺:不同的业主有不同的问题,把它当成问题来说,可能会是在某些思路上面焦集比较少,所以经常有些有矛盾的地方,或者是在沟通之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太一致。对于国家机关和政府机构国企性的单位,会有它机关企业自身的问题,比如成熟的酒店会有它的经营模式,历史传统,还有很多相应的标准化的东西或者一种程式化的东西,当然这也是酒店多年经营的一种结果和经验。

假如中途承接到这种酒店的时候,我们会对历史上传统的东西给予尊重,要研究要关注哪些是合理的成分,要关注要表达出来和保留下来,但是其实很多酒店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根据酒店的发展和推进,根据行业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设计风格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有时候要把这种变化告诉对方。比如说北京海航万豪酒店设计中,我们把一些新的元素加进去,开始酒店管理公司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历史上是没有这种元素和概念的,因此想把这种元素和概念剔出去,但是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和酒店所处的地段因素,结合社会上的敏感话题,融入生态的概念和意识给对方,而对方也慢慢的被我们说服并接受。对于业主,需要分析要求是否合理。好多设计师没搞明白甲方的需求,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强加给甲方,没有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想法主要是拿来干什么的,就盲目的出套方案给甲方。

一般情况,业主的基本上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因为他要经营,要管理这个项目,但是要求中间有更好的空间处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这个时候建议给他,协调说服,根据最好的方式最好的空间,最好的符合低碳环保当代这个空间意识,引荐推荐给他,尊重他的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用一些现代的前卫的我们认为比较理想化的形式手段介入进去让他们感觉好,只要这个建议好,甲方也会欣然接受,这里面存在交流和沟通的问题。设计师从这个角度来讲要非常善于沟通,还有就是沟通的方式能不能被人接受,有一些业主比较强势,中国的体制会导致一些业主是比较强势的,我经常和设计师讲,甲方的老总永远是对的,因为整个公司的经营在他的大脑里面,倒是甲方老总的办事人员会曲解老总的意思,中层干部会误导设计师,这个时候要真正的去分析甲方到底要干什么,主抓项目的比较务实的干部和老总站的角度不同,站的高度也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中层干部可能会想如何省钱,如何进度快,而决策者会考虑怎样是合适的好用的,所以设计师不但是满足中层干部,同时要知道决策者要什么,被曲解的方案,决策者肯定会不满意,对于一个项目的好与坏的判断,往往是最主要的是决策人。

China-Designer:2010年您参与了网站组织的金堂奖,提交了两套项目,北京科航万豪五星级酒店是其中的一套,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您考虑最多是什么?整个设计过程中最能体现这个项目价值的是哪些地方的设计呢?您是如何去看待设计创造价值这个问题的?

孙恺:这个项目是和美国VOA设计事务所合作的,他们是和HBA竞争以后获得了这单业务。HBA在08年的时候,业务量比较饱和,所以对待这个项目比不上心。在深化设计中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落在了技术层面,因为这个项目是要把一个科技综合楼变成一个五星级酒店,我们在做的时候用技术手段把高难度的设计给实现了,这个项目获得甲方的认可和美国VOA设计事务所的认可。整个项目的设计价值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VOA设计事务所给万豪酒店带来了新的变化,相对打破了酒店传统的技术手段传统,而我们在整个项目中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度和技术上的的创新,在当年万豪酒店全球技术难点作为备案,同时申报北京市优质工程,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设计创造价值”这句话在这个社会上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建筑让我们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近一百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建筑的革新和进步,不断的新的技术的运用,出现了很多设计大师。由于设计带来的建材的发展和空间理论的发展,包括生活品质的发展,设计创造价值这句话是肯定的,对室内设计来讲也是原创性的东西在那里,和以前的要求有所不同了,和建筑发展同步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同步和社会上的品质发展同步,所以这个问题要回到不能局限到行业里面,应该跟全球的其他行业是密切相关。

China-Designer: 国内的设计行业类的奖项是很多的,您是如何看待设计师和这些奖项的关系的呢?

孙恺:奖项这个方面是这样的,从丽贝亚来讲,我们会参加一些在国内有影响有一定地位的奖项进行评选,一方面促进交流,扩大视野,第二方面对一些年轻设计师来讲呢也是学习的机会,也是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上的竞争,第三方面,检验自己,在行业高端的水平中有没有落伍,在同一个层面上有没有可能会领先的部分。

China-Designer:您有过从教的经历,当时在北京服装学院任教,从教师到设计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如今,中国的这种教育体制暴露出来很多学生理论很好,但是一实践,种种问题就会出现,在这方面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觉得这些学生应该如何去避免这种问题出现?

孙恺:在中国高校设计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非常严重,好多教师从学校出来以后,学历从本科硕士博士,在某个领域都是啃过一些书本的,有一定的认识和知识积累,但是对于实践,往往是脱节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出现到行业里面工作并不好用,现在招聘,基本要求都是3年以上工作经历,如果是刚刚上岗,用起来并不是很好,这些问题和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关系,我们国家把这个理论的类型看的很重,让学生考研考博,把学生都赶到理论研究的一个独木桥上面来,对技术实用这块相对轻视。

对于职业教育学院也没把实践这方面重视起来,从学生到老师也没有经过真正的技术职业上的锻炼,行业中的资深人员也没有机会到学校去进行辅导,学校和社会实践脱节这种现象是非常的严重。不过目前教委也有要求,希望教师轮流到企业里面去,体验和实践,缓解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矛盾,另外一个有些学校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会让一些教师带一些课题,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丽贝亚设计机构和北京装饰协会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要办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丽贝亚和几所高校签订了首都高校培训基地合作协议,总结实际经验,强化设计技能与理论结合,把实践的东西带到大学教学中去。

China-Designer:设计师目前经常走出国门到国外的艺术院校或者设计机构去学习和交流,请问你觉得这对设计师有哪些帮助?

孙恺:有帮助的,国外的设计院校也有自己的教育途径,比如米兰理工大学的设计课题,经常邀请国际上知名设计师当主讲嘉宾,带着学生做一定课题。对于学生来讲这会开拓自己的思路也会更深层面的了解这个设计师和他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段。但会有一个问题,即又会走上另外的独木桥;因为这个社会是个“造星”的社会,大家会一味的跟星,一味崇拜。比如说我认识一些曾师从名师的人,会发现他们做的好多方案中都逃不开名师的影子。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名师的影响力,在借鉴的时候可兼收并蓄,开放视野,博采众长。很多海外归来的设计师会直接将国外的东西搬到中国来,有的是好的,有的不见得是好的,行业在进化和变化,如果一味生搬硬套,一会儿东风一会儿西风,就会失去自己的认识和原创的东西。

China-Designer:解读了丽贝亚,能否借此机会和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丽贝亚现有的团队以及丽贝亚的经营管理模式?

孙恺:设计团队比较单纯,现在已经差不多400多人,有6个分院,1个设计研发中心,东部中心有100多人,其他的都在西边石景山总部。从事的业务有高端商业楼盘,商业设施,酒店宾馆,办公设施,会展设施,交通设施都有涉及。管理上也算是有一套比较先进的模式,新的管理模式年底正式开始和启动。去年设计产值产值是8000万,今年的目标产值是1.2亿,1.2亿对于丽贝亚设计机构来说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现在的市场还是不错的。

China-Designer:我们知道这次年会中有内部的评选,参评的对象是丽贝亚所做的项目,想了解一下内部年度评选这么一个活动是怎么样策划出来的,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对于丽贝亚的团队建设有哪些影响?

孙恺:打造一个好的设计品牌不能单靠单纯的设计,学术年会的举办主要是想在设计研发和学术上面有所提高,我们每年都举办项目的评选活动,方案类、工程类、专项课题类、手绘技能类的,主要是对设计师团队和个人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另外会通过这些评选的项目让个人和各室所部门对一些专项课题做研究,比如对医疗网点的研究、对金融网点的研究、对地铁站点的课题研究。更要求每个团队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希望培养员工一种学术意识,不要只是为了在行业里面干行活,专业上要有前瞻性。

China-Designer: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丽贝亚设计产业园东部设计中心”在第二届学术年会上启动的,一年过去了,产业园东部设计中心的发展情况如何?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建这样一个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在这一年当中给丽贝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孙恺:产业园东部西部发展的都非常良好,而东部的更健全一些,因为总部这边要配合公司效益的产出,对大型的客户做出让利,做出额外的承诺因此效益稍小些。中国的市场化这么彻底,仅仅是室内设计这个行业,中小型团队就做的非常好,50-60人是比较好的一个比例,而如果规模经营就要有所改变,更重要的是经营思想的改变,是把设计市场细分化和整合的一种思考,不然是做不到规模效益和规模经营的。规模经营不是人数和业务上的增长,要综合这个行业的上游和下游,形成设计产业链来提高行业竞争力也和业务上的竞争力,因而产业园把规划、建筑、景观、园林、室内设计甚至是陈设艺术设计连贯起来,所以产业园的一定要做,当下政府上有非常好的政策,融资上有非常好的条件,社会上有非常好的市场,我们一定要趁这股东风要把设计产业园做起来并做好。

China-Designer:丽贝亚作为设计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企业形象包装和推广这个方向是如果做的?

孙恺:严格的讲,丽贝亚在企业形象包装和推广这块儿做的并不是特别好,一个是硬指标上面缺乏专项资金和专项规划,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可能是稍稍有滞后,另外一个方面是在意识上面没有获得共识,政策性的支持很重要,这方面,对丽贝亚设计品牌的塑造和包装是一个被动的状态,差一个全盘的整体规划。其实我们也意识到了,所以等东部西部这两块稳定下来以后,我们会把这块儿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