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居君>装修设计>大设计>

托马斯·赫斯维克 | 从我到我们

大设计 阅读(8.46K)

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被种子包围的英国馆,还记得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上那起奇妙的如同花瓣的圣火台。没错,这些都是具有“英国当代最具创意奇才”之称的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杰作。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 

:我们大家有目共睹三年前您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能和我们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么?

赫斯维克】:2007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公开招标,当时全英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来“华山论剑”,参与英国馆竞标的47个方案竞争极其激烈,其中不乏大师级的建筑师和顶尖建筑事务所的作品,通过专家评审最后入围的6套设计方案难分伯仲。

后来,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决定发起一个竞选:由中国人自己来挑选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方案。于是,在上海莫干山路的一家画廊里,英国领馆为这6件最后入围的设计方案举办了一个公开展览,并在现场安置了电脑,参观者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为他们中意的设计方案进行网上投票。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获奖,其他的设计师们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有大量的贡献,而我实际上才开始。

:从确定了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方案图纸到如何将看似普通的种子融为展馆的一部分,您是怎么做到的?

赫斯维克】:我和我的团队向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要来约6万颗种子,并由《侏罗纪公园》里那颗包裹着蚊子的琥珀,激发了由亚克力杆来装种子的灵感。就这样,敲定了英国馆的最终设计方案。

现在回忆当初的情境,我自己也觉得好笑。要知道,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自设立以来,已经收集并储存了世界上10%的开花植物的花粉或者种子,种类达到约3万个。建立种子银行的目的就是为多种植物提供一个安全的储存环境,以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这些种子均被储存在温度为零下20°左右的地下室内,以保证其活性和新鲜程度,常人根本没机会看到。

而我就这么去了,还装成很酷的样子,问他们要这些种子。。。最终,英国馆的6万颗种子由基尤千年种子银行的中国合作方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并且保证上海世博会结束后种子仍能存活。

:您被评为“英国当代最具创意奇才”的建筑师,“当代达芬奇”,刚刚您为我们全面讲解了您的多件代表作品,可以看出您是位全能设计多面手,您是有着怎样的奇思妙想构造这些设计?

赫斯维克】:用中国话说,我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我从小在英国伦敦长大,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后,进入皇家艺术学校,受到这两所学校的专业指导。我喜欢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使用意想不到的材料,创作标新立异的作品。

拿英国馆的设计来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种子,我觉得种子是一切的源头。很多年前我曾看到一部关于一个信仰团体的电影,在电影的开头,摄像机缓缓地行过一片田野,清风正拂过田野,那景象真是美轮美奂。我思考着能不能做一个建筑,外表是柔软的,随风摆动。因为我们离河流仅一里之遥。

我们把这个想法和种子相结合起来。展馆外形由约6万只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我希望人们在看外表的时候就开始好奇,那是什么?值得我排队去看吗?当你白天走进去时,是全然没有人造光源的,也没有喧闹的电影,很安静,6万颗种子的效果一定也是震撼人心、引人思考的。

:您来过上海很多次了,我想问问从设计理念上您是怎样看待上海这个城市的?

赫斯维克】:我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特别是整个外滩整个给人的感觉,站在外滩望向浦东,浦东就像个舞台一样有各种各样建筑在里面非常完美的呈现。其实我的设计理念就是不要简单的拷贝,建筑是一个城市慢慢孕育出来的产物。之前以往大家都是拷贝,但现在完全不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品位的提升大家都愿意做一些特别的代表自己地域文化的建筑。

上海这个城市则是完美的呈现。比起焦点集中在高楼大厦上,不如在大家的可视范围之内看到的整个城市的建筑体系更为重要,我觉得做这些比做那些单调的高楼大厦更有趣更难,同时更有激情。

随着中国高速的发展我们需要建设大量高大的建筑,那其实接下来我们非常担心的就是怎么把大的建筑和小的建筑结合起来,怎么做好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同时这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也是越来越难。

【代表作品】

资料提供:文筑国际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

图片由Heatherwick Studio提供

2010年世博会英国馆

世博会英国馆其主题是“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被称为“会发光的盒子”。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2张

2010年世博会英国馆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3张

2010年世博会英国馆

英国馆共有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殿堂”和“活力城市”。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六层楼高、立方体的“种子殿堂”,它的周围插了大约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这些亚克力杆会随风摇摆。白天,光线可以透用亚克力杆照亮内部。而晚上,则能够通过杆内的LED白色光源进行照明。同时,在每一根杆内部都含有不同种类的种子。这些种子是由英国基尤皇家植物园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种子银行所提供。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4张

2010年世博会英国馆

在展馆周围的空地上,还建有形同包装纸的遮阳处,观众能够在折起部分下乘凉。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5张

2010年世博会英国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这个充满艺术感和震撼力的作品,是由曾为宾利汽车制造手工零件的传统工匠们手工打造的,204个“铜花瓣”象征了参加奥运会的204个国家和地区。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6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从开始尝试设计一个“由204个非常小的部件构成,能一同升起并最终竖立在场馆正中”的火炬”到“我们想到的是,奥运会能让204个国家在此相聚,即使大家是来参加体育比赛的,却也是如此和平。”赫斯维克用他高于常人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圣火台如此的与众不同。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7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8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9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被誉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红色象征”的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是英国的象征,也是赫斯维克在有限空间中对人性功能化设计的再一次考量。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0张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1张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2张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设计细节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3张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设计细节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4张

伦敦市红色双层巴士 细节设计

香港太古广场购物中心重新设计

赫斯维克工作室为香港的太古广场(Pacific Place)购物中心设计了更新计划。这座65万平方米的购物兼娱乐中心建于1980年代末,4座大厦里设置了办公室、饭店、公寓和餐馆等。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5张

香港太古广场购物中心改造

建筑的外部将新建一座用意大利贝多尼亚(Bedonia)石建造的立面,天窗被更换,并安装了新的玻璃升降梯。

东岸咖啡厅

非凡的结构实际是赫斯维克工作室的第一个完整的建设。整体作品形如这块辽阔的driftwood ,洗涤行动岸边,生锈的金属外壳undulates节像戒指,已被平滑大海。规模和物质的结构,加上其独特的外形和设置,在不平凡的对比中表现出工业,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对大地的伤害。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6张

东岸咖啡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这是一个理工大学的整体建筑群设计,灵感来源于母体的孕育,其目的是通过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所有的房间链接起来,从而减少空间的角落,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7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托马斯·赫斯维克:从我到我们 第18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