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居君>家居百科>访谈>

硅谷动力专访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访谈 阅读(5.24K)

海尔从一家亏损小厂到年营业额过千亿,成为全球第四大家电品牌。走出国门的海尔已经成为国外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那么您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时除了推广海尔优质产品之外是不是也是为了推广一种中国创造(区别于“中国制造”)的理念?

张瑞敏: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海尔开拓国际市场、创全球化品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海尔正式“走出去”,从“中国品牌”发展为“全球化品牌”。

硅谷动力专访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2002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这也为海尔实现“全球化品牌”的目标推波助澜。

结合海尔创全球化品牌的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战略:走出去——出国创牌;走进去——成为本土化企业;走上去——成为当地的世界名牌。目前,海尔已经初步搭建了一个全球化企业的经营框架,基本实现了一个全球化企业的战略布局。

在全球倡导节能、环保、绿色的环境下,海尔除了对产品技术的创新之外,还有哪些举措。

张瑞敏:我们海尔一直都致力于成为客户和社会和谐绿色消费的倡导者和探索者,成为人类美好住居生活的服务提供商,所以我们很早就创新性的提出“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战略经营模式.。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海尔以863项目为切入点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废旧家电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并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示范基地试点建设项目。

绿色设计,既海尔在产品设计中遵循既考虑人的需求,又考虑生态系统的安全的绿色设计的原则。在绿色产品科技战略和“开放、创新、全球协作”的研发体系支持下,充分考虑生产、使用、废弃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最佳的绿色生活解决方案。

海尔以环境管理和能源管理作为保障,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十一五”期间,海尔集团把节能降耗作为集团在国际化品牌发展阶段战略的一部分,并由海尔集团能源动力委员会组织牵头编制了《海尔集团“十一五”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了在能源方面发展的目标,并根据目标指标情况与下属事业部分别签订了节能降耗的指标。

海尔在1995年已成为首家同时掌握CFCS替代技术的生产企业!1998年海尔集团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海尔产品的绿色制造提高了有力保障。海尔2003年开展清洁生产以来,截至2008年底共有40个事业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员工清洁生产参与率达到95%;

海尔在节能管理上不断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2006--2008年海尔集团与北京能源投资公司通过能源合同管理的方式对青岛、开发区、胶州、大连、合肥精密塑胶事业部的注塑机实施了变频改造,改造后平均节电效率达到29%以上。

绿色产品成为绿色营销的载体,海尔主动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推出节能环保冰箱洗衣机、空调、冷柜、油烟机等多个产品,成为国内通过节能认证产品系列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

海尔生产的节能产品获得了外国当地政府的补贴。2008年7月,海尔冰箱在继德国、比利时等国家获得政府节能补贴后,因为节能获得英国政府补贴。根据英国政府规定,无论是地产商在新装修的楼房里使用海尔节能冰箱,还是消费者直接购买此类产品,都将因购买的型号不同而获得20-70英镑的政府补贴,相当于补贴260—930元人民币。

同样在澳洲,当地水资源匮乏,政府鼓励节水。2009年5月,海尔达到澳洲4.5星水耗标准的7公斤、8公斤滚筒洗衣机将在澳洲上市。澳洲政府对节水型洗衣机进行政府补贴,消费者购买一台4.5星水耗的洗衣机,可获150-200澳元的节水补贴。

最后海尔积极践行企业社会公民责任,实现产品的绿色回收。目前海尔已开发了多项关键回收处理技术,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废旧家电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第一个绿色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国际领先的拆解线已经投入运行。海尔内外部的回收体系已初具雏形,将由为单家服务延伸向更多企业和用户服务。

海尔集团作为一个企业社会公民,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去年全球金融风暴之下,海尔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力,您是如何做到的?而时至今日,全球金融已经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那么在经历过金融危机之后,海尔的未来发展会有哪些新的方向?

张瑞敏:金融危机的风险和机遇对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这是外因;而能否规避风险、抓住机遇,则取决于内因,要看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则是创新,而企业现在的创新需要发展成一个体系。就像《基业长青》这本书中的观点所说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不能做“报时人”,而要做“造钟人”。“造钟”就是打造一个创新体系。

因此,海尔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创新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创新,要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二是商业模式创新,要实施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三是机制创新,要建立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像“时钟”一样的创新体系。

虽然现在经济危机还未过去,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显现,在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海尔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在为未来开拓新的发展模式。就像“竞争战略之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发展,通常有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履霜,坚冰至”。霜不是冰,但落霜之后必将有坚冰的到来。如果企业等到金融危机到来之后再想应对之策,则不可能生存。全球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来自欧美的定单,但大多仍停留在生产要素驱动阶段,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和廉价资源生存如果不加快提升竞争力,将无法应对随时都会到来的下一次危机。

我们认为:只有加快从“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商”,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我们已经提出并且在积极的推进战略转型,转型的目标是:成为“领先时代,永续发展,有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您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建国60年之际,您想对祖国说些什么?

张瑞敏: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的经历和国家的成长轨迹是一样的,在国家困难的时候我们经历过。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国家、对党始终是充满信心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低谷,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都能克服,都能很好地渡过去。我们这一代人对党的信任是坚定不移的,对国家的发展是坚定不移的!